“同学们,现在是课前一分钟垃圾分类教育时间。请大家遵守学校规定,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将饮料瓶、纸张放到可回收垃圾桶里……”每天上午和下午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声响起前,在甬江职高的校园里,总能听到这样一段悦耳的广播声。该校首创课前一分钟垃圾分类教育时间,将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搬进教室,让学生自觉做好垃圾分类。
据悉,甬江职高作为宁波市美丽校园和宁波市首批文明校园,很早就开展了垃圾分类。两年前,该校翠柏校区落成启用,学校就不在公共区域放置垃圾桶,只在每间教师办公室和教室内配置一个分类垃圾桶,还向全校师生宣讲印发垃圾分类宣传册,倡导大家自觉进行分类。
美丽校园里有关垃圾分类的漫画随处可见。(俞冬娜 蒋炜宁 摄)
学校垃圾桶虽少,但校园反而愈加整洁,同学们都会自觉把垃圾带到教室后再丢弃,这种将垃圾集中的做法大大减轻了值周同学的负担。然而,老师们发现乱扔垃圾的问题解决了,垃圾分类的情况却改善不多,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界定不清楚。
于是,该校采取每天播报的方式,将容易混淆的垃圾分类知识当作课堂教育的一部分。每天上课前一分钟,同学们坐在教室里先聆听一段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的广播,不断提醒着同学们饮料瓶、纸张、吃剩的餐点、果核、被污染的纸张、各类清扫物、废旧灯管和可充电电池等如何分类。现在,同学们已经能把广播中提到的垃圾分类做法熟记于心,每次走到垃圾桶前,就很明确自己手中的垃圾应该投放到哪里。
这个好习惯也被学生带到家中,带动家人一起进行垃圾分类。
除了课前一分钟的广播教育,甬江职高还在崇德大讲堂中特别开设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垃圾分类讲座,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趣味竞赛等活动。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