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苏州高新董事长王星:打造具有“高”“新”发展特色的国有上市公司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18年9月10日 14:00    作者: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陈澄    文章来源:中国固废网

近日,苏州高新董事长、总经理王星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苏州高新区唯一上市国企,上市22周年的苏州高新确立了包括创新地产、节能环保、战略新兴产业三大主业和非银金融与产业投资的“3+1”产业格局,努力打造具有“高”“新”发展特色的国有上市公司,从而助力苏州高新区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

苏州高新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营收19.08亿元,同比增长21.84%;净利润为4.92亿元,同比增长35.59%。

紧跟区域经济转型步伐

中国证券报:苏州高新的主营业务是房地产,公司如何在立足苏州高新区的基础上,谋求产业的转型升级?

王星:房地产是公司转型的基础,公司正推进传统地产向“创新地产”的模式转型,加大地产与产业的协同效应。目前,公司的“创新地产”主要涉及特色小镇、旅游地产及住宅开发,聚焦于苏州高新区、园区、吴中、吴江等地,并在扬州、徐州、合肥、滁州适度异地扩张。

其中,新苏州乐园就是公司“地产+旅游”模式的典型案例。随着苏州城市发展重心的西移,苏州乐园也由城市中心西迁至大阳山脚。新乐园的入驻拉动周边人气,提升了区域的发展投资价值。同时公司开发配套地产项目遇见山,以旅游聚集人气、带动地产。另外,公司早期也在徐州积累了“地产+旅游”模式的经验,打造徐州乐园并开发配套地产项目徐州万悦城,以此踏出“地产+”模式异地扩张的第一步。上半年,公司在安徽“苏滁工业园”取得两宗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将结合环保、旅游等领域的建设运营能力,继续以“地产+”模式异地扩张。同样,苏州生命健康小镇也是“地产+产业”的积极探索,是地产与生命健康产业的协同发展。

另外,凭借早期介入外资企业生活区、青年公寓等房屋租赁项目积累的经验,公司紧抓“租售并举”政策导向,积极探索租赁住房市场发展机遇,推进与万科泊寓、建银资管成立三方合资平台,实现地产开发运营模式的创新升级。

中国证券报:除了地产业务的转型升级,公司还提出了向“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与投资运营商”的战略转型,这个转型的逻辑是什么?

王星:20年来,公司在服务区域中发展壮大,苏州高新与苏州这座城市有着难以割舍的牵连。公司作为高新区内最早起步的房地产公司,早期服务于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将政府划拨的生地转为熟地再出售的方式获得收入。1996年公司上市后,成为了区内对外融资的主要平台。同时随着制造业发展及产业工人导入,公司为区内提供了配套住宅、商业、旅游、酒店项目的开发建设,主业也由“以地生财”的盈利模式向住宅房地产商业开发转变。城市发展战略的每次调整,苏州高新都始终活跃在最前沿,这次也不例外。近年来,苏州经济向“新、轻、高”转型,高新区也锁定了“两高两新”主攻方向,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培育营造创新生态,打造创新引领发展示范区,这也成为苏州高新改革的新起点。

多领域布局

中国证券报:在向“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与投资运营商”的战略转型过程中,苏州高新已经涉足环保、金融、先进制造业及文化旅游等业务,目前这些板块的经营情况如何?

王星:为优化产业结构、改变地产比重过大的现状,公司收购东菱振动、建立军民融合产业园,迈出向“高”“新”转型的第一步。目前,东菱主要向客户提供力学环境与可靠性试验设备的制造和测试服务,今年上半年东菱实现营收1.17亿元。

环保方面,通过收购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旗下节能环保领域资产,进一步推动了公司的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公司立足于构筑涵盖污水处理污泥处置、危废固废、土壤修复、大气治理的全产业链环保集团。今年上半年,公司环保板块实现营收9181万元。

非银金融及产业投资方面,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苏州高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逐步培育成公司战略转型升级的资本运作平台。截至2018年上半年,公司参股股权投资企业共20家,对外参股投资17.77亿元。

中国证券报:为了实现各大板块之间的协同效应,公司会对现有产业结构做哪些调整?

王星:公司以创新地产、节能环保以及战略新兴产业为主业,以非银金融与产业投资为纽带,继续稳步推进产业转型。公司将夯实创新地产产业发展基础,主动布局更多“地产+”模式项目,提高房地产业务竞争力。节能环保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强与业内龙头企业的合作,以打造环保集团为目标,实施环保资源整合。同时,公司将持续瞄准区域尖端产业,通过直投、基金培育等方式,增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

国企改革释放发展红利

中国证券报:作为国有控股企业,公司近年来推出一系列的市值管理举措,这些举措推出的背景是什么?

王星:公司目前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转型需要脱胎换骨的决心,需要员工共同努力,公司管理层首先要做好带头作用。另外,近年来公司业绩稳定增长,但受A股市场整体估值下降的影响,公司股价不能真实反映公司内在价值和实际经营状况,因此公司采取了一些市值提升的举措以提振市场信心。

2017年9月,公司全体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人员自筹资金852万,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另外,公司于2018年3月公告计划投入2-4亿元人民币用于回购公司股份。目前已回购1.18亿元,回购股数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1.57%,也是今年首家实施回购的国有上市公司。

实施这些举措对市值维护和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公司也认识到提高公司内在价值才是市值提升的核心。所以公司不断加强硬实力,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业务布局,提高“高”“新”产业比重。另外,公司注重软实力的提升,通过优化内部管控模式、完善人才引育、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方式提高公司竞争力,实现更有质量的市值提升。

中国证券报:近期,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双百行动”试点名单出炉,公司如何应对当前国企改革的大趋势?

王星:“双百行动”对公司发展具有指引和借鉴意义,以地产业务为例,员工跟投房地产项目的模式使员工与股东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充分调动了员工积极性,全员参与对公司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和增值服务,提高了项目成功率。

此外,高新区不断深化国企改革,通过国有资产整合,为公司剥离了一些低效资产,优化了公司资源配置。大股东的资源注入也帮助公司拓展了绿色循环经济业务,符合公司发展定位。今后,公司作为国企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平台,将继续优化资产配置,改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国有资产效率。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陈澄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