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生活垃圾处理有回收利用、焚烧和填埋三种方式,回收利用后的剩余垃圾处理的主要途径有焚烧和填埋。
我国当前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水平已经站在山顶。
我国适宜的填埋场场地缺乏,达到环保要求的卫生填埋成本高于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发电。
只有发达国家和地区采用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
1876年,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垃圾焚烧炉建于英国的曼彻斯特市,德国第一个城市垃圾焚烧炉建于1892年的汉堡市。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复兴,城市垃圾产量迅速增加,垃圾焚烧处理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达国家又兴建了许多新的城市垃圾焚烧厂,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于垃圾焚烧炉的制造,垃圾焚烧厂的控制水平也有所提高。
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由于公众对垃圾焚烧烟气污染特别是二噁英的关注,在西方国家,出现公众反对兴建垃圾焚烧炉呼声。因此在这一时期,新建垃圾焚烧厂出现下降趋势。由于垃圾焚烧烟气处理逐步受到重视,特别是烟气处理技术不断进步,余热利用系统和尾气处理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

目前,全世界共有生活垃圾焚烧厂超过2100座,年焚烧生活垃圾量约2.3亿吨;其中进行余热利用的生活垃圾焚烧厂约1600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有1200多座;年生活垃圾焚烧量约为2.3亿吨。这些焚烧设施绝大部分分布于发达国家和地区,43个国家和地区建设并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厂。2015年发达国家生活垃圾焚烧量最多的国家是日本、美国、德国。
现代化垃圾焚烧具有环境友好、气候友好的特征;对于回收利用后的剩余垃圾实现最大程度回收利用,最小程度的排放;是实实在在的分布式能源。
国内垃圾焚烧快速发展,是大势所趋;这是环境保护的需要,不仅大城市在规划建设垃圾焚烧厂,建设美丽中国,村镇垃圾也需要适度集中,通过现代化焚烧处理来解决。
垃圾焚烧处理工艺成熟
国内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主要技术工艺与发达国家、地区基本一致,炉排、烟气处理技术与工艺都是引进或引进消化吸收而来。
而且,与垃圾填埋相比,垃圾焚烧厂需要的用地面积只是垃圾卫生填埋场的1/20—1/15;垃圾填埋自然降解时间通常需要7到30年,但焚烧处理只要2小时左右就能处理完毕;垃圾焚烧产生的污染仅为垃圾卫生填埋的1/50左右。
由此可见,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目前已经十分成熟,非常安全可靠。
现代的垃圾焚烧过程实际是减少二噁英的过程
当垃圾被运往焚烧厂时,二噁英含量就已达50ng/kg。德国研究表明,生活垃圾经过焚烧后,向空气中二噁英排放量只相当于原有含量的1%([0.48ng/kg]/[50ng/kg]),向环境中所有介质排放量为17.63ngTEQ/kg 垃圾,相当于原有含量的35.3%,这也说明经过垃圾焚烧,其中垃圾中原有二噁英的64.7%得到分解,因此,通过垃圾焚烧处理,环境中的二噁英净含量是下降的。
建设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国家政策有要求
2010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商务部等六部委发布《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明确提出“推广城市生活垃圾发电技术”;
2016年10月22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国土部、环保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作的意见》,指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具有占地较省、减量效果明显、余热可以利用等特点”;
今年3月5日环境保护部印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再次指出,“鼓励利用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用地改建或扩建垃圾焚烧发电设施,新建项目鼓励采用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园区选址建设模式”。
国家要求到2020年底,全国所有设区城市、一半以上县级市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总处理能力的50%以上,全部达到清洁焚烧标准。省委、省政府也提出“到2020年底,原则上每个市州、直管市至少建成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
来源:杭州新世纪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