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创新机制营造美丽农村人居新环境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18年2月9日 10:59    作者:来源:中国环境报    文章来源:中国固废网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乡村绿色发展,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建立资金保障、专业运营等长效机制

福建省强化顶层设计,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省委常委会定期研究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省委历次全会、每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十次党代会,都对农村环境整治作出部署。省政府多次召开常务会议、专题会、全省视频会等,部署推进农村环境整治重点工作。

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小流域治理等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纳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纳入城乡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重要内容,纳入省政府投资工程包,纳入省政府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暨“行动计划”督查落实会的通报内容。

出台《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福建省农村污水垃圾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在资金、用地、用电、税收等方面予以支持。建立健全“乡周查、县月查、市季查、省抽查”四级督查机制,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格局。

强化长效机制,坚决打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攻坚战。福建省建立了资金保障长效机制,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补助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其中,省级按照农村常住人口每人每年10元标准,奖励建立环境卫生保洁常态化机制的村庄;按照每户600元标准,补助农户三格化粪池新建改造,并要求各市县按照不低于省级补助标准配套。以行政村为单位,向村民收取保洁费,形成村民参与、共同监督的氛围,每户家庭缴纳60元~120元垃圾处理费用,增强村民责任感和监督意识。

建立工作推动长效机制。省政府出台《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考核评比办法》,每季度进行排名公示、约谈曝光。省里每年开两场现场会,设区市每月开一场现场会,切实加快农村污水垃圾治理。

建立专业运营长效机制。省政府出台培育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市场主体方案,省住建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出台方案,以市、县域为单位打包生成项目,每个县、市(区)每年要推出1个以上PPP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对采用捆绑打包PPP模式,省级专项补助资金上浮10%;对采用厂网一体化运营的PPP工程包项目,根据达标处理污水量给予运营专项补助上浮20%;对实施农村垃圾治理的PPP工程包项目,打捆行政村数量不低于50个的,给予每个村村民每人每年补助标准上浮20%。全省七成乡镇和近6000个行政村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实现全覆盖,75%行政村建立生活垃圾常态治理机制。

强化问题导向,加快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

福建省强化综合施策,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省级财政每年拨出1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补助1000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一是创新理念方法。提炼出农民易学易懂的美丽乡村建设“五清楚”(扫清楚、拆清楚、摆清楚、分清楚、粉清楚)、“两特色”(房前屋后菜地化、菜地似绿地,田间资源是公园、田间步道变绿道)、“一机制”(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村民理事会参与村庄整治和产业发展)等理念和方法,广泛深入宣传。编制印发美丽乡村负面案例和《村庄风貌管控技术导则》。

二是示范引领推动。每年培育10个典型示范村庄,形成田园风光型、传统特色型、改善提升型、环境整洁型、新村建设型、产业发展型等不同整治类型。开展乡镇长、村建站负责人脱产村镇建设业务培训,2014年以来共培训3000多人。

三是强化村民共治。各村庄成立以村民为主组成的美丽乡村建设治理理事会,参与村庄建设决策、规划设计、宣传推动、过程监督。出台政策措施,明确村民投工投劳参与范围、项目管理及监督检查,鼓励吸引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四是加强督促检查。每年开展两次专项督查,定期组织日常检查,并在年底开展县级自查、市级复查、省级抽查验收,对不达标的村庄责令限期整改到位。

福建省强化问题导向,加快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一是坚决整治村容村貌。以“分清楚、扫清楚、拆清楚、摆清楚、粉清楚” 为抓手,着力打造整洁、干净、美观的村容村貌。

二是坚决打好小流域治理攻坚战。建立健全有专人负责、有监测设施、有考核办法、有长效机制的“四有”河流管护机制。全省已到位13231名河道专管员,在522条小流域设置636个监测断面。省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5亿元,用于奖励水质类别得到提升的小流域。实施“一河一档、一河一策”,建立定期会商、联合通报、约谈等机制。2017年,全省小流域好于Ⅲ类水质比例为80.4%,比2016基准年提升4.8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小流域数量明显下降。

三是坚决打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攻坚战。对生猪养殖下达总量控制指标,拆除禁养区及可养区存栏250头以下不达标排放养猪场(户),对存栏250头以上未达标排放养殖场(户)进行标准化改造,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保障养殖场(户)转产就业。全省8个生猪养殖污染防治重点县劣Ⅴ类水质监测断面由10个下降为1个,其中4个断面从劣Ⅴ类提升到Ⅲ类。

四是坚决推进“厕所革命”。全省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3.9%。加强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进村庄三格化粪池建设,2017年全省新建改造50.5万户。

强化铁腕治污,加强农村环境督察执法。福建省以中央环保督察促农村环境改善,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农村环境问题,实行台账式管理,落实一个、销号一个。把农村环境问题作为省级环保督察重要内容,实现九市一区全覆盖。以执法监管促农村环境改善,开展畜禽养殖、大气污染源等21个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打击“散乱污”企业。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划定市、县、镇、村四级网格18677个、网格员3.6万个,推动执法力量向农村基层延伸。

下一步,福建省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统一。


来源:中国环境报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