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周末评说】张益:垃圾焚烧厂并那么可怕

分类:环联生态 > 专家专栏    发布时间:2017年3月7日 10:18    作者:张益    文章来源:

一、城市与垃圾

有人的地方就会产生垃圾,而且是每天都在产生,产生了就需要妥善处理,不然会产生严重后果。就像一个家庭必须要有卫生间,一座城市也必须要有垃圾处理设施,否则就会出现“一三七”现象:一天不清运垃圾,收集点堆满垃圾;三天不清运垃圾,满街都是垃圾;七天不清运垃圾,只见垃圾不见人。

垃圾处理和水、电、煤气一样,是一座城市维持正常运转的刚性需求。要满足这个刚性需求,需要政府、企业、百姓还有媒体一起努力。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每个人都是垃圾的产生者,每个人也都有处理垃圾的义务。

一个城市的垃圾处理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还是一个关乎民生的社会问题,甚至可能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亟需做的是,在城市刚性需求、区域环境保护和各方利益主体这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二、垃圾与焚烧

垃圾焚烧技术在1890-1900年间起源于德、英、美等国,120年来,它不断进步、持续发展,现已成为成熟可靠的垃圾处理主流技术之一。目前国际上,那些人口密度高、经济较发达、土地资源稀缺的城市,很多都采用了焚烧技术来处理生活垃圾。

相比另一主流技术的垃圾填埋,垃圾焚烧有5个特点:

一是工程用地省。同样的处理量,垃圾焚烧需要的地方仅是垃圾填埋的1/20-1/15;

二是处理速度快。一般垃圾在填埋场中分解需要10到30年,垃圾焚烧只要垃圾的熔点低于850℃,2小时左右就能处理完毕;

三是减容效果好。同等量的垃圾,通过填埋约可减容20%,堆肥约可减容50%,而焚烧的减容率可达到80%;

四是污染排放低。据德国环境署研测,垃圾焚烧产生的污染仅仅是垃圾填埋的1/50;

五是能源利用好。大约10个人产生的垃圾,通过焚烧发电可满足1个人的日常用电需求。

当然,每一座城市选择什么样的垃圾处理方式,要跟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对于人口密集、经济较发达、土地资源稀缺的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可以更多的选择垃圾焚烧方式,而在中西部地区则可以更多的选择垃圾填埋方式。

三、焚烧与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不是垃圾焚烧的前提或必要条件。其实,焚烧是一种适应处理混合垃圾的典型技术,目前世界上采用垃圾焚烧的,约有一半城市并没有做到垃圾完全分类。

虽如此,但是我们还是要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因为垃圾分类对于垃圾焚烧来说是正能量,它可以起到减量(减少垃圾处理量)、减排(减少污染排放量)、提质(改善燃烧工况)、提效(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

欧洲的德国、亚洲的日本、中国的台湾和上海等,都有很多垃圾分类的好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像上海,已开始在居民中推行“绿色账户”,只要你平常垃圾分类做得比较好,就能得到一定的积分,这些积分可以换取一定的奖励,譬如送你一些日用品,到一些商店买东西可以打折等。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整座城市的事,是全体市民的事,涉及到很多方面,光靠市容环卫部门一家是做不好的,一定要多个相关部门协同协力来一起推进,一定要努力做到政府重视、统筹规划、系统配套、分步实施、全民参与才能取得实效。

四、焚烧与二恶英

讲垃圾焚烧就不得不讲二恶英,因为垃圾焚烧产生二恶英,大家都怕二恶英。但二恶英并不是垃圾焚烧厂特有的产物,在自然界凡有水、气、土的地方,很多都有二恶英。未经过处理的原生垃圾中也含有二恶英,但绝大部分经过高温焚烧后会分解,再通过一些净化装置,譬如活性炭等吸附后能得到进一步的净化,尽管这样还会有一部分通过烟尘排放。

这种排放浓度是极其微量的,也许是在所有冒烟场合中是最低的,冶炼厂和汽车尾气的二恶英浓度比较高,抽烟和家用燃气等含有的二恶英浓度也都高于垃圾焚烧。

120多年来,垃圾焚烧技术平均每过10年就有一个重大的技术突破。最近10年的重大技术进步,就是对二恶英的高效处理,现在大部分高比例采用垃圾焚烧的发达国家,垃圾焚烧厂对二恶英排放总量的贡献率都低于1%

总体来说,先进的垃圾焚烧厂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很小只要建设标准高、污染管控严、运营管理好、监管力度大,住在附近哪怕住在里面,对健康都不会有问题。而且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正越来越严格,新法保法对环境污染的管控也越来越完善并越来越严厉,今后垃圾焚烧厂的二恶英排放还会进一步下降。

五、焚烧和邻避现象

“邻避现象”在国内外都有,它是公众一种朴素的维权表达形式,它是深层次社会问题的一种反映,它是二恶英污染被人为放大后的一种现象,它与部分垃圾处理设施污染超标及房产商利益有关。

要破除垃圾焚烧厂建设的“邻避现象”,需要政策、需要诚信、需要智慧、需要沟通、需要协调、需要机制、需要政府的明确态度、需要媒体的正面宣传、需要透明规范的操作过程、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