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前,惠州将完成市区建成区27条黑臭水体整治,湛江规划20年初步恢复雷州半岛热带季雨林,广州将结合7条“最广州”路径串联广州景点的十大公建和十大街巷,串联形成八大特色区。南都记者从昨日广东省住建厅在惠州市召开的省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城市双修”)工作座谈会获悉以上消息。

广州
修补历史文脉,推进“城市双修”
“城市双修”实质上是对城市品质提升的诉求。广州作为先发地区,已较早开展针对城市问题和环境品质提升的系列工作实践。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黄慧明介绍,“亚运会后,广州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大力推进品质化和精细化建设,建成海珠湿地、大观湿地等一批生态工程,实施民间金融街微改造。”
黄慧明表示,接下来,广州的“城市双修”将聚焦品质,探索广州城市双修的“3.0版本”,奋力做好“十大重点行动”。该十大重点行动包括,建设生态廊道系统、修复城市自然要素、保护和利用好江心岛屿、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和地质公园建设、稳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改善城市风貌、改善公共空间、修补历史文脉、修补交通设施、修补市政设施等。
如何修补历史文脉?黄慧明介绍,将结合“最广州”路径串联广州景点的十大公建和十大街巷,将城市街区修补与文化传承结合,串联形成八大特色区。以此“穿越古今两千年,追忆五朝古城事”。
黄慧明提到,最广州的谋划有:西关寻踪路、“一蛊两件”美食路、专业街市井游之路、古广州年轮路、古水系路、珠水丝路、工业拾遗之路。
此外,考虑到城市双修的持续性要求,广州还将建立储备项目库,并进行动态更新。据了解,2018至2020年,将储备建设项目146项,其中生态修复涉及12项,城市修补涉及134项。
惠州
明年底前完成27条黑臭水体整治
今年7月,惠州市被列为全国“城市双修”试点城市。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指导惠州和其他城市深入系统开展“城市双修”工作,认真梳理现已开展和计划近期开展的“城市双修”项目,确保工作更系统、目标更清晰、任务更明确。试点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为广东省全面推进“城市双修”工作积累了一系列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
南都记者从惠州市住建局获悉,《惠州市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总体工作方案》正在草拟。根据该方案,惠州计划加强绿地系统、水体等生态恢复;在水体恢复方面,2018年底前,惠州将完成市区建成区27条黑臭水体的整治工作和三个县城的污染水体整治工作,将推进东山海大型人工鱼礁示范区项目和考洲洋———罂公洲至赤岸区域海岸带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
在城市功能修补方面,惠州将编制《惠州市城市修补专项规划》,开展惠州市整体城市设计及分区管控导则研究,统筹城市建设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布局。此外,将重点推进水口滨江区、金山湖片区等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强化重要景观廊道控制,强化东江、西枝江沿江、西湖沿湖景观界面的城市天际线和建筑轮廓线的控制。
湛江
规划恢复雷州半岛热带季雨林
湛江或是广东省下一个“城市双修”工作试点城市。目前湛江已编制完成《湛江市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总体工作方案》,并计划今年开展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调查评估,编制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专项规划,年底前建立完善项目库并启动一批“城市双修”工程,并实施申报“城市双修”试点城市。
湛江市城管局局长孔令培在会上介绍,在修复城市生态方面,该局拟研究出台《雷州半岛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方案(2018-2020年)》。该市将实施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力争5年打基础,10年初见成效,20年初步恢复热带雨林。广东此前出台的《雷州半岛生态修复规划》显示,相关修复工程项目总投资333.19亿元人民币。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祝勇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