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观察 | 污泥资源化有望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污泥处置市场潜力巨大

分类:固废观察 > 污泥治理    发布时间:2017年2月20日 11:48    作者:中国环联    文章来源:中国环联

2016-11-03 崔煜晨


“截至2016年3月,我国已建3910多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1.67亿立方米/日。作为污水的衍生品,我国每年产生3000万吨-4000 万吨市政污泥(含水率在80%)。”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在日前举办的“2016污泥高峰论坛(第三届”上表示,预计到2020 年,我国的市政污泥产量将达到6000万吨-9000 万吨。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污泥处置行业发展。其中,妥善处置污泥、有效利用污泥中的资源、提高处置效率和降低处置成本等成为行业关注热点。

 


政策加严,但处理处置现状差距明显

规划2020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90%以上。目前,仍存在处置率低、责任主体不明等问题,有些地方污泥处理费用无着落。

去年发布的“水十条”规定: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应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禁止处理处置不达标的污泥进入耕地;非法污泥堆放点一律予以取缔;现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应于2017年前基本完成达标改造,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应于2020年底前达到90%以上。

2016年5月发布的“土十条”提出,鼓励将处理达标后的污泥,用于园林绿化。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十三五”期间,污泥处理行业将会获得政府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从而激发巨大污泥处理市场潜力。

然而,尽管污泥处置推进多年,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着重水轻泥、处置率低、责任主体不明等问题。比如,去年年初,住建部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置情况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制造建材、焚烧、制肥、卫生填埋等无害化处置率达到56%,采用临时处置手段的污泥占总量的1/3,还有超过10%的污泥不明去向;有的污水处理厂作为事业单位,是为政府义务服务的附属实施机构,无法独立承担责任。

同时,我国污泥处置也面临着经济、技术、政策方面的挑战。比如,有些地方污泥处理费用无着落,影响污泥处理处置的进展;很多国外技术在中国并不适用,我国污泥的含砂量很高、有机质也很多,需要进一步研发相关适应技术;政府对污泥监管严重缺位,缺少系统规划,相关标准也缺乏科学性。


 可优先考虑污泥土地利用处置方式

在达到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完善污泥处置技术标准体系、政策以及补贴鼓励机制,促进行业产业化、市场化健康发展。

“结合国际污泥处理形势及前沿技术,‘十三五’期间,我国可以通过完善污泥处置技术标准体系及政策,推广循环经济、重视污泥资源化处置理念,积极探索污泥资源化技术等手段促进行业发展。”侯立安认为。

住建部城市建设司水务处处长曹燕进认为,“可以考虑把土地利用作为市政污泥的优先处置方式;对于污泥的焚烧,鼓励采用协同焚烧的方式。总体而言,污泥处置路径需要在达到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择。”

随着行业发展,未来污泥的资源化有望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其中,推进污泥的生物质能源利用,对于污泥处理处置行业有重要意义。对此,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会长张悦建议,需要完善和加强污泥处理补贴的鼓励机制,以及生物质能利用的优惠税收政策。

此外,有业内人士建议,在继续加强政府资金扶持的同时,应加快完善其他有关激励政策,健全收费机制,创新运营管理机制,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等,促进污泥处置产业化、市场化健康发展。


多地探索污泥资源化利用

开展多项技术研发和运营模式探索;污泥好氧发酵的智能化工艺和装备研发进展顺利。

近年来,我国污泥资源化与处置处理技术工艺得到迅猛发展,为解决污泥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国内不少地方已经在污泥资源化利用方面,开展技术研发和运营模式探索,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

据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副理事长陈同斌介绍,目前,污泥好氧发酵的智能化工艺和装备研发进展顺利。在上海松江和武汉汉西两地,污泥好氧发酵工程通过采用翻机翻抛、移行机器人、自动升降探头等智能化设备,有效降低能耗,减少人工参与,提高了污泥处置效率。

而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资源化利用是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的理想路线。在河南郑州,好氧发酵堆肥工艺成为解决当地污泥问题行之有效的出路。河南省首座污泥处理厂——郑州八岗污泥处置厂就采用了这一工艺,设计日处理污泥600吨,通过优化生产模式、加强内部管理,实际处理量可达到950吨/日。

运营八岗污泥处置厂的郑州市污水净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梁伟刚介绍说,他们正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土地利用试验基地,积极探索污泥农业利用的生态环境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农用技术规范。同时,推动污泥应用于移动森林试验及土壤改良。

另外,北京市小红门污泥处理中心实现了全部初沉污泥、剩余污泥及200吨/日的外部污泥均无害化、稳定化处理,并且循环利用的目标。其中,污泥消化液经过厌氧氨氧化技术处理,回用到水厂;产生的沼气大约60%用于满足热水解需求,其余用于沼气拖动鼓风机;沼渣则经深度脱水后,用于林地抚育、土壤改良、矿山修复及肥料加工等。


国外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和经验

国外发达国家很早就意识到污泥的处理处置是污水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从法律和政策上都对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作了明确规定,并在执行上通过一系列政策予以保障。尽管在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与我国类似的跨行业等方面的协调问题,但是由于从国家层面目标明确,政策体系完善,使得污泥处理处置的问题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

1.国外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美国有约16000座污水处理厂,服务2.3亿人口,日处理污水量1.5亿立方米,年产污泥量3500万t(以80%含水率计。建有650座集中厌氧消化设施处理58%的污泥;700座好氧发酵稳定处理设施处理22%的污泥;污泥的最终处置方式分布为:60%农用、3%生态修复、17%填埋和20%焚烧。

欧盟国家的5万座污水处理厂年产污泥量4000万t(以80%含水率计,有50%以上的污泥进行了厌氧消化稳定处理,其中英国的污泥厌氧消化率达到66%。污泥的最终处置方式为:50%以上农用、20%填埋、20%焚烧,污泥填埋量持续减少,土地利用量逐渐增加,焚烧量维持不变。英国、丹麦、挪威、芬兰、卢森堡的土地利用均已超过60%。

英国规划2020年可再生能源要达到总能耗的15%,污水行业要求达到20%。据此制定了有机物质厌氧消化设施的建设规划:将回收近9000万t农牧业可降解废弃物,1500万t市政可降解固体,750万t污泥中的生物质能,所有生物质能进行发电(CHP或热能综合利用。

2.管理和监管体系

国外污泥处理处置在管理和执行层面上责任主体明确,管理层面责任主体有权威的专家委员会指导制定污泥处理处置规划、目标和技术路线,建设部门负责项目立项和审核,监管执法部门负责监管。污泥处理和处置执行层面责任主体为地方建设部门,污水处理厂或具有污泥最终处置资质的运营公司。

污水处理厂在规划时必须考虑污泥的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并提出污泥最终处置的方案,才能通过立项,批准建设。通过监管部门,对污泥的出厂质量及污泥最终去向进行严格跟踪监控,监控指标和污水排放标准一样具有同等的法律约束力。

在发达国家污泥处理处置的运营成本和投资成本和污水处理成本相当,为了使污泥处理和安全处置的有效执行,水费中有近50%是用于污泥处理处置。同时对污泥处理资源化利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上的优惠和资金上的补贴。

3.污泥处理资源化利用是发展趋势

近年来,围绕能源、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化等热点问题,国外发达国家已经不再将污泥视为废弃物,根据德国循环经济法,已从法律层面上把污泥定义为资源物而不是废弃物,通过技术开发和政策扶持鼓励和强化对污泥处理进行资源化利用。

从污泥中提取能源,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内容,欧盟越来越重视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近年来开发了如污泥超生波破解、污泥高温高压热水解、污泥与有机物协同消化制生物燃气、污泥热解碳化、污泥热解气化、污泥协同焚烧、污泥磷回收等新技术,提高污泥的高效资源化利用率,向污泥要资源和能源,实现了产能与减碳的循环经济目标。

随着环保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日益发展,发达国家已将污泥处理资源化利用列为重要目标,通过限制填埋等法规促进污泥处理的资源化利用。从2000年开始,欧洲已经对污泥处理填埋征收填埋税,要求减少直至完全禁止填埋。

随着环保和资源化利用的呼声日益高涨,能源、资源紧缺,发达国家已通过类似于太阳能、风能等政府补贴的形式将污泥处理的能源化资源化利用列为主要发展方向。

(来源:中国环境报、北极星环保网  中国循环经济)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