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可再生能源补贴大限将至 光伏风电将步入竞价时代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2日 9:08    作者:    文章来源:环保在线整理

  近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提前下达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其中表示明年将为内蒙古、吉林、浙江和广西等11个省市安排近57亿元的可再生能源补贴,相比2019年的81亿元,补贴总额缩水24亿元。
 
  我们都知道,可再生能源补贴收紧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在此之前,《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就曾明确,到2021年,陆上风电、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将全面取消国家补贴
 
  数据统计,2012年以来财政部累计安排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超过4500亿元,同时可再生能源累计的补贴资金缺口也很大,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陶冶曾表示,截至2018年末,这个缺口已达约2000亿元。
 
  而破解可再生能源千亿缺口之困的最好办法,就是取消对风电和光伏的财政补贴。眼瞅着补贴将取消,可再生能源市场是否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再生能源的主力军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和垃圾发电等又将何去何从呢?
 
  很多专家认为,风电、太阳能政策补贴退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可再生能源投资,但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按照规划目标,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将达到80%,目前还不足30%。由此,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陶冶预测,2025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有望提高至35%—37%。
 
  可再生能源投融资热度不减,那么改变的是什么呢?业内人士指出,我国风电、光伏等行业将先后步入竞价时代。在项目建设上,财政主管部门就曾明确表示,新建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必须通过竞争配置,优先建设补贴强度低的项目,从而有效降低新建项目补贴强度。
 
  在用电价格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等在《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中提到,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为风电和光伏进一步走向市场交易铺垫政策性基础,以便拉开光伏和风电平价上网的大幕。目前,风电和光伏的建设成本已经大大降低,电价是可以做到与煤电价格持平的。
 
  另一个问题,光伏、风电和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总的来说,并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随着技术的提升和新材料的广泛应用,风机和光伏组件的价格都在大幅度的下降,即便没有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风电和光伏依然可以实现盈利,并获得长足发展。
 
  对于垃圾发电也同样如此,但对于以农林废弃物为主要燃料的生物质发电就没那么又好了,生物质发电失去补贴后生存的压力将会很大,主要是因为生物质发电承担着改善农村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大国,为了推动能源转型,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戴明表示,接下来将通过技术创新、优化发展方式、完善发展环境和深化国际合作四方面促进可再生能源“降本增效”,力求高质量发展。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