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城市垃圾分类处置“上路” 环境商会建议差异化补贴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19年3月6日 14:38    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固废网

  中国的城市垃圾已进入到分类处置时代。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持续推进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分类处置”。

  生活垃圾处理涉及千家万户,既是民生关键小事,又是社会发展大事。3月1日,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环境企业家媒体见面会上,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表示,垃圾堆放不仅产生恶臭,侵占土地,滋生大量病菌微生物和害虫等,还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垃圾处理已成为影响社会公众生活,必须妥善处理的突出环境问题之一。

  今年两会上,环境商会通过全国工商联,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保障垃圾处理产业稳定发展的团体提案。

  生态环境部此前一项调查显示,目前,2/3的大中城市“垃圾围城”,1/4左右的城市无适合场所堆放垃圾;绝大多数城市生活垃圾不分类、不按规定投放、混装混运。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联盟(下称“中国环联”)日前发布的《生活垃圾处理行业2018年度发展报告》介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增长,2016年生活垃圾清运量达到2.70亿吨,其中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2.03亿吨。县城生活垃圾清运量0.67亿吨,并在以每年4%-5%的增速逐年攀升。根据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2017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2.15亿吨。

  按照2012年国家发改委《关于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每吨生活垃圾折算上网电量280千瓦时,并执行全国统一垃圾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0.65元。

  赵笠钧介绍,我国绝大部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含税)组成如下:垃圾焚烧发电电价(0.65元/度)=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0.25元/度~0.5元/度)+省级电网负担(0.1元/度)+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基金负担(剩余部分)。

  “目前我国垃圾处理产能缺口依然较大。”赵笠钧说,按照“‘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目标,2020年设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占比50%,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产能59.14万吨/日,而2017年分别为43.84%、33.14万吨/日,还有约40%的产能缺口。

  环境商会的上述建议称,垃圾焚烧电价补贴是行业投资回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金融资本对于产业发展潜力和空间的预期。目前,大量垃圾焚烧处理项目还处于准备期和建设期,补贴政策取消将显著影响环保公司的融资、项目建设能力,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落实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尤其对于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资本等长效资金,将降低其投入环保行业的意愿。

2011-2017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资料来源:中国环联

2011-2017城市垃圾处理量及占比走势。资料来源:中国环联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刘慕仁也反映,目前很多地方的垃圾处理仍然以填埋为主,减量化效果差,更没有资源化利用。而且,填埋场选址困难、占用大量土地。

  “应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设施建设。”刘慕仁建议,鼓励和支持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园区建设,避免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重复选址和分散选址,实现垃圾处理设施和资源的共享,提高处理的综合效益和水平。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垃圾焚烧处理产业,通过保本微利的原则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融资机制。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针对上述问题,环境商会建议地方财政应将垃圾处理费用纳入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制定充足的年度预算资金,及时足额支付垃圾处理费,避免因资金来源不稳定而出现普遍拖欠费用现象,变相加重企业财务负担。同时,研究差异化补贴方式平衡不同区域项目盈利水平,减少国家财政负担。对于老少边穷地区的垃圾发电项目,应考虑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弥补当地政府环保资金缺口。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