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热点 | 四成上海人出现抑郁风险,其实心理救援可以采用上海垃圾分类的做法!

分类:固废观察 > 热点观察    发布时间:2022年4月24日 20:20    作者:固废观察公众号    文章来源:

据心理领域的公众号“照路明”,说现在上海疫情严重,大家隔离短的已经半个多月,长的一个多月,近四成上海人呈现抑郁风险,需要救援。

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这些心理救援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碰到这种百年不遇的疫情和居家隔离,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如果能打通心理咨询热线最好,可以听听专业人士的辅导。如果抢不通的话,想必这是常态,也可以建议本文的方法。即拿出上海人民特有的、积累了近三年的“垃圾分类”的经验,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如果您有一点心理风险,不防用“丢垃圾”的想法来看看。
垃圾分类与心理咨询有关系么?还真有。日常生活不仅会产生看得见的垃圾,也会产生“看不见的垃圾”。这种看不见的垃圾,就是心理问题,简单的说,就是心里的垃圾。因此,也可以用垃圾分类的思路,先分类、收集、转运,最终填埋、焚烧干净。
现在有形的“垃圾分类”是新时尚,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在内的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做垃圾分类,我们每个人都要参与其中。而心理上的“看不见的垃圾”,其实几乎每个人也都有遇到,有情绪、烦燥、郁闷、不安、焦虑、失落、嫉妒、狂燥、萎迷、消沉、没精神等,甚至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多多少少,都有时会有一点儿。在许多城市,心理咨询、心理学,特别是心理专业,最近也成为大众关心的热点,或者一直是社会隐秘的热点。
那么,心理学和垃圾分类有什么可以类比的呢?本文就来谈谈垃圾分类与心理学的相互借鉴之处。


生活中有垃圾,心灵中也有垃圾


图片来自网络


生活垃圾为什么要分类?原因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垃圾总量越来越大,不分类不行了。象上海这样的地方,每人每天产生约1.2公斤的生活垃圾,其中0.3公斤是湿垃圾,0.2公斤是可回收物,0.7公斤是干垃圾。如果不分类,不同的垃圾混在了一起,产生了臭味儿;可回收物被湿垃圾污染了,也没有办法回收利用,所以所有的垃圾都送出焚烧或者填埋。最后占用了土地,污染了空气,影响了生活。所以,垃圾要分类。

“看不见的垃圾”相比就不那么容易“称重计量”了。与有形的垃圾造成的“垃圾围城”相比,无形的心理垃圾也是越来越多,可以说是“垃圾围心”。原因也不复杂,就是大家吃喝玩乐的物质需求都满足了之后,精神层面的需求就越来越突出,包括心理的健康问题、精神问题,抑郁问题等等。而且是从小学生、中学生到大学生,从一般员工到的老总老板,从农村卖菜的老大爷到城里机关的大领导,不分男女老幼,职业高低,文化层次,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有统计说,至少的25%的人群体,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这使得大家越来越重视心理学了,都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最近几年高考,很多大学里,心理学变成了一个热门的报考专业。



心理的垃圾怎么分类,怎么丢?丢给谁?


图片来自网络


心灵垃圾怎么分类?怎么回收?丢给谁?最终怎么处理干净?什么东西该扔出去,什么东西不该扔出去,什么东西该怎么分,分完之后把这个东西扔给谁?这些都应该是心理学要研究和解决的垃圾分类问题。笔者不是心理专业,只能按上海垃圾四分类的划分,通过观察和类比垃圾分类与心理咨询的经验,来说说对心理学垃圾分类的一点看法,或是期盼吧。

对于个人来说,首先要做的是给自己心灵中的垃圾分类。这些垃圾分出来,安排好出出路,就不会让让整个心灵变成肮脏。

心灵垃圾多数是可回收物。这些是可以回收,或可以转换成正常的心态的,其实他们并不是垃圾,而只是你的心灵把它们放错了地方。比如人们常说,嫉妒是一种心理病,但处理得当,可以“分类回收”后成为激励自己上进的动力,就是一种好的心理变化。这大概是心理学上讲的转换。嫉妒可以让人发疯发狂,也可以催人奋进、不甘人后;自卑可以让人感觉处处低人一等,也可以放下包袱从零开始战胜自我;悔恨可以让人心灰意冷,也可以让人回心转意;强迫症可以让人过得非常劳累心焦,但也可以把一些需要耐心和时间的精细活儿完成的非常棒;失恋可以让人意志消沉,但也可以清醒认识自己开启一段爱的新旅程。因此,如何将心灵中的垃圾,重新找到其合适的用处,转变成另外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是一门大学问。

心理学上的湿垃圾,是可以传染别人心理情绪的东西,比如抱怨、焦虑、压抑、冷漠、恐惧等,都具有传染性。一旦怨过多,看什么都问题,都是钉子,而把自己当成了一个锤子,总是心态不平衡,别人都不对,只有自己最好,导致许多别的心态也会出问题。对于焦虑,不仅会导致情绪上的问题,过多的焦虑,还会使身体的物理生理机能出现问题,如真的变迟钝、脑子变慢、皮肤变差、眼神不好等,是一种“体内”的传染。焦虑还会影响你身边的人,如母亲的焦虑,会导致孩子的不自信、不安全,甚至引起孩子的焦虑。可见,焦虑具有外部的传染性。用环境科学的话就是,焦虑是一个污染物,能污染很多东西。

心理学上的干垃圾,实际上是最容易处理掉,比如心累、疲惫、拖延,怯场,而且危害也不大。这些念头,通过自己的清楚认识,把他们单独分类出来,通过很容易的一些方式,如放松、狂欢、倾诉、或是加班,一把火烧掉就可以了。

有些心灵垃圾是必须扔掉的,比如跳楼、割腕这样的自残、自杀等念头,恐怖、杀人、抢银行、报复社会等过激思想,等等,这些就是有害垃圾。心灵上的有害垃圾量虽然特别少,和生活中的有害垃圾一样量非常少(每天上海只有2.4吨有害垃圾,只占有全市生活垃圾每天3万吨的0.01%不到),但是危害特别大,必须想办法从心灵中扔出去。

对于必须从自己心灵中丢弃的垃圾,你不能往天空上扔,也不能像有形的垃圾那么直接扔到有形的垃圾桶里。而是你必须扔给另外一个人。所以,在心理学里,这个负责回收有害垃圾的第一个人,就是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病医生。他负责通过电话、心理访谈、情景模拟、药物治疗等方式,把别人心里的有害垃圾收过来。然后,或是化解于无形,化解不了的,就先“转移”装到自己的脑袋里。

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应该是各种垃圾都能收,类似于全科医生什么病都可以先看看。当然,心灵垃圾的种类繁多,化解难度不一,这就需要一些心理咨询师各有专长。有些咨询师只收湿垃圾(如亲子关系),有些则只收干垃圾(如厌学症),有些只收特别难处理的电子垃圾(如想不开自寻短见)。当然,还有心理咨询师水平特别高,什么垃圾都能收,这像就是一个大大的不分类的垃圾桶或一个大大的垃圾填埋场,需要超级强大的内心、超高的心灵代价和超包容的心理忍受力。致敬心理咨询师。


3

心理学垃圾分类处置怎么向大自然学习


垃圾分类和心理咨询都应该向大自然学习


有一个小建议,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垃圾分类,都可以向大自然学习。

从垃圾分类来看,大自然那么大,几千年几万年过来了,但是大自然产生的垃圾是极少极少的,甚至说没有垃圾。这是因为大自然有一个神奇的食物链,所有的垃圾废弃物都可以被别的生物当作食物,最终形成的物质循环、能量循环,让大自然保持生生不息。现实中的垃圾分类,最高境界也是向大自然学习,用最便宜、最方便、最高效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式,让可回收物重新回归到人类社会,让别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后,回归到大自然的大气、水体、土壤之中,重新融入大自然的物质能量循环。

心理的垃圾最终是如何处置干净的呢?大部分是靠每个人自我调节和消化的,就像是covid-19的无症状感染者,这是大多数情况。一部分是靠亲朋好友、同学老师,特别是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我们自己能够解决的。还有一部分,是我们自己解决不了的,是付费“转运”给了心理咨询师。这时,心理咨询师们就像一个垃圾桶,或是一个垃圾收运工。然后,心理咨询师要用自己深厚的专业功底,自己把这些垃圾化解掉。化解速度和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心理咨询师能接待病人的数量和水平,当然还有收入。

但大多数心理咨询师都不是超人或上帝,他能容纳或消化的垃圾是有限的,当他接受的心灵垃圾足够多,多到自己化解不过来,或没有水平化解不了的时候,就需要别人帮助他来处理。简单的说,心理咨询师也需要放松一下,也需要自己去做心理咨询,把自己心理的垃圾处理掉。一般来说,给心理咨询师做心理咨询的人,就是心理督导。这些高级的心理督导,很类似但没有贬义,就像一个个什么心灵问题都可以装的最大号的垃圾桶和垃圾车。当几个心理咨询师和心理督导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就像一个垃圾的填埋场或焚烧厂,那些最终很难处理的心灵的垃圾,比如说人性当中最黑暗最残酷最羞耻最冷血最没有人性的那一部分,都最终燃烧掉变成空气,消失于无形。可见,及时处理垃圾,也是心理咨询师保持自身心理健康的一个做法。

另外,也不得不说一个令人悲伤的数据,每年因为心理问题而选择自杀的人,据人民日报报道在中国有30万人、全球80万人左右,近年来的趋势是越来越少,这也是彻底解决心理垃圾的一种方式,但绝不能推荐。而是要努力做到垃圾分类,垃圾处理,而不能让垃圾围城、垃圾围心,垃圾消灭了人类。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心理咨询有许许多多的理论和方法,如果从垃圾分类和回归自然的观点出发,心理学也应该向大自然学习一下。如何让人从现实的社会中脱离出来,从“心灵垃圾”产生的源头减少垃圾产生,因为我们不仅是社会的人,而且更应该是大自然的人。这时候我们的心情、心胸,可能会更宽阔一点儿,就像心理学鸡汤经常说的,比天地更广阔的,应该是你的胸怀。无疑,追求这种自然天地的人生认识境界,而不只是沉浸于世间万相的烦恼,是对心理健康是有巨大帮助的。


垃圾分类和心理咨询为什么要收费?


每日三省吾身,菜还有么(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说个笑话,实际上心理咨询师的收费,收的是垃圾处理费。心理咨询的时候,心理咨询师付出了时间、耐心、倾听、陪伴、笑容、专业引导等等,但其实这些都是次要的。个人理解,他最重要的工作,是把心理咨询者头脑当中的那些不愉快,各种各样的污染、垃圾、废弃物、脏东西,能回收的回收,能焚烧的焚烧,能填埋的填埋,最后,还剩下实在处理不了的,就把它由心理咨询者的脑袋中,先“转移”到心理咨询师的脑袋中。

因此,心理咨询师实际上收的是垃圾处理费,他要把这些垃圾分门另类,一一处理和化解掉。还有,如果他自己“功力”不够,化解不掉的话,他还需要找更高级的心理咨询师,就是心理督导,去做一个垃圾付费“转运”的工作,最后让“内力”更深厚,收费更高的的心理督导师来处理和消化这些最难办的心灵垃圾。

可见,心理咨询师要收费,垃圾分类也应该要收费,他们的性质是类似的。你做好被收费的准备了么!


还犹豫什么,动手垃圾分类吧。

除了保护环境,心情还会更好哟!


特别致谢:感谢上海市和全国专业人士对本文的启发和指正,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 | 环境问题观察
作者 | 减法博士
编辑 | 匡宋尧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