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建设智能垃圾分类房 上小程序解分类难题 海口垃圾分类拥抱人工智能

分类:固废观察 > 固废处理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1日 13:58    作者:龙易强    文章来源:海口日报

垃圾分类事关海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大局,事关群众生活环境改善,事关打造自贸港一流营商环境。

《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两年行动方案(2020-2021)》明确:自2020年10月1日起,海口市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2021年全市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自今年10月1日全面开始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以来,海口市党员干部带头,机关单位先行,号召全市上下积极响应垃圾分类新时尚。各区落实属地责任,在探索实践中勇于创新,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确保全市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环节取得实效,为加快建设海南自贸港,创造高品质生活作出海口应有的贡献。

res01_attpic_brief.jpg

10月19日晚,在宝岛花园的智能垃圾分类房,垃圾分类督导员正在对智能垃圾分类房进行清洁。

推行“互联网+智能分类”

刷一刷二维码,盖子自动开启;自动显示重量,积分兑换礼品;分类投放错误,智能追根溯源……在龙华区海运路的宝岛花园小区,新安装的智能垃圾分类房已经投入使用,获得了小区住户的一致好评。

10月19日,在宝岛花园小区入口处左侧,记者看到了这座高约3米、宽约9米的智能垃圾分类房。这台设备按照“四分类”原则分设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等投放口,并安装了洗手台和共享图书角。

在定时投放期间,小区业主可通过“一户一卡”的垃圾分类投放卡或者扫描二维码这两种方式进行投放,并依据重量可获得相应“量心币”,用于兑换礼品。这套设备不仅能够实时掌握每天产生的垃圾量和居民投放效果等,还能记录错误投放的垃圾,在工作人员二次分拣和追踪溯源宣教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有了这个智能垃圾分类房,业主们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提高了,我们的监督指导工作也轻松了不少。”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员王桂妹说。

“目前,公司在海口市共投放了近30台垃圾分类智能资源回收房。”海南省量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杨学才告诉记者,公司自主研发的物联网装备已在龙华区形成智能回收示范片区,自建成以来已累计回收各类可回收物达2000吨,为居民带来环保收益超过300万元,为政府减少垃圾清运处理费用超过50万元,实现了居民、政府、环境多方受益。

根据居民的不同喜好,海南省量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不同方式的回收服务。如针对居民售卖大件可回收物难的问题,公司提供小程序预约上门回收服务;针对平时有售卖可回收物习惯的居民,在居住区附近设置智能资源回收亭提供智能回收服务;针对平时没有售卖习惯的居民,结合垃圾分类提供上门回收服务。此外,为解决前端运输成本过高的问题,公司建设“两网融合”中转站,实现回收数据实时上传,进一步完善可回收物收运体系。

“互联网+智能分类”的应用不仅让分类变得简单,也进一步促进分类严格进行。10月15日,秀英区垃圾分类小程序上线。据悉,该小程序不仅可实现垃圾分类快速查询功能,一键解决市民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分类难题,同时还可实现垃圾分类主题游戏、垃圾分类问题解答、新闻资讯、随手拍以及互动等多个功能。其中的“随手拍”功能十分强大,市民只要发现垃圾分类不当的问题,都可以直接拍照上传至小程序,管理员现场核实情况后,将要求相关负责人限时整改。

res04_attpic_brief.jpg

10月19日晚,在宝岛花园的智能垃圾分类房,一位小区居民在垃圾分类督导员的指导下,分类投放垃圾。

趣味主题游戏来助阵

“垃圾分类连连看”“垃圾九宫格”“垃圾高尔夫”……垃圾分类不枯燥,趣味游戏来助阵。为提高市民垃圾分类意识,10月17日下午,共青团龙华区委联合区妇联、区志联、市青椰志愿服务中心、金贸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开展的“文明新生态,垃圾要分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走进龙华区玉沙社区。

当天,志愿者以一个个垃圾分类实例作为引入点,向社区居民宣讲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和答疑解惑,并分发垃圾分类宣传手册,让居民直观地了解垃圾分类方法以及分类回收的好处。其中,线上线下趣味小游戏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居民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大家在游戏互动中不断巩固垃圾分类知识。

垃圾分类重在习惯养成,离不开良好氛围的营造。据了解,在我市垃圾分类“全民战役”中,团市委和市志联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嘉年华系列志愿服务活动7场,累计发动68家青年文明号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活动,依靠全市志愿服务站点开展宣传180余场。通过志愿者组织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覆盖影响市民游客5万余名,全市垃圾分类宣传氛围日渐浓厚。

此外,团市委和市志联还创新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新形式,结合垃圾分类线上游戏小程序,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多媒体形式,扩大垃圾分类互动宣传覆盖面,打造“线上+线下”的宣传模式,推动垃圾分类成为海口市民绿色生活的新时尚。

res07_attpic_brief.jpg

在秀英区海玻农贸市场,市民自觉将空饮料瓶丢进可回收物收集箱。

加强督导推动习惯养成

“老叶子、菜根这些是厨余垃圾,要扔到厨余垃圾桶里才行。”10月19日,在秀英区海玻农贸市场,摊主李桂兰告诉记者,“市场垃圾都要先分类好后再拿到垃圾屋去投放,刚开始觉得很麻烦、不习惯,市场管理处给我们做了讲解和培训,现在我们也知道垃圾分类是好事,大家都很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海玻农贸市场属于二级批发市场,共有两层楼600多个摊位,日均产生约14至15吨垃圾。“在垃圾分类前,第一层我们要放6个垃圾桶、第二层要放8个垃圾桶,并安排专人进行搬运和清理,不仅容易造成地面脏乱,清运的工作量也非常大。”海玻农贸市场物业办公室主任助理陈焕光说。

res10_attpic_brief.jpg

10月17日,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走进玉沙社区,吸引了不少居民前往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图为孩子们在认真学习垃圾分类科普知识。

今年7月底,海玻农贸市场垃圾分类工作启动;8月1日,分类垃圾屋建成。为了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引导摊主准确投放,市场管理处安排了每天三班、每次两人的督导员,24小时值班督导。“刚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时大家不是很配合,经过我们耐心劝说和宣传指导后,现在90%以上的商户都能主动做好垃圾分类了。”海玻农贸市场督导员蔡笃创说。

垃圾分类氛围日益浓厚,分类准确率不断提升,这和海口市加大科学管理、加强分类引导、完善分类设备、推动习惯养成分不开。

据了解,海口市下一步还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突出实效,加快引入环保科技领域优秀企业和科研机构,围绕环保材料、清洁能源和技术、垃圾无害处理等难点开展攻关创新;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截至10月8日

垃圾分类督导员配置

海口市已配备3659名督导员,其中989个公共机构已配备904名督导员,完成91.41%;

377个相关企业已配备353名督导员,完成93.63%;

2728个居住小区已配备2402名督导员,完成88.05%。

分类投放设施配置

海口市989个公共机构中,已配备分类垃圾桶的有951个,占96.16%;

377个相关企业中,已配备分类垃圾桶的有367个,占97.35%;

2728个居住小区中,已配备分类垃圾桶的有2469个,占90.51%。

分类收运设备配置

海口市已配置22辆可回收物运输车,5辆有害垃圾运输车,85辆厨余垃圾运输车,348辆其他垃圾运输车,31辆餐厨垃圾专用运输车,1028辆电动垃圾分类收集车。

自10月1日以来,各区环卫PPP企业日均收运厨余垃圾32.5吨,可回收物约600吨,初步实现分类收运。

(编辑:逍遥客)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