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限塑减塑”专栏 | 世界各国处理塑料垃圾有何妙招?

分类:固废观察 > 固废处理    发布时间:2020年9月10日 14:08    作者:高荣伟    文章来源:世界环境

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2019年6月10日宣布,加拿大从2021年起将取缔一次性塑料制品。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严控一次性塑料用品使用量的大背景下,贾斯廷·特鲁多的一纸声明,让塑料垃圾的处理与回收利用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image1170x530cropped (2).jpg

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几乎无处不在,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8年的一份报告称,全世界总计生产出的90亿吨塑料制品中,被循环利用的只有9%,约12%被焚烧,其余79%最终堆积在垃圾填埋场或流入自然环境中。如何处理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问题,成为各国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课题。从近年来的实践经验来看,处理塑料垃圾问题,各国各有妙招,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德国:收取高昂的押金

德国相关法律法规完备。德国联邦和各州目前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多达8000多部,被称为“世界上拥有最完善、最详细的环境保护体系”的国家。除了这8000多部法律、法规,德国还执行着欧盟相关400多部法规。此外,德国还建立了全世界最成功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

在重视完善相关法律、建立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的同时,德国政府鼓励市民自觉回收塑料垃圾。有科学家指出,一个瓶身比较厚的矿泉水塑料瓶再回收后可以循环使用30次。为了促进塑料瓶回收,德国早在多年前就在市民购买矿泉水时征收塑料瓶押金。

比如购买一瓶售价0.5欧元的矿泉水,往往要额外支付0.25欧元的塑料瓶押金,还瓶后才能拿回。也就是说,超市柜台上一瓶矿泉水的标价应该是0.75欧元——这个价格比欧洲其他国家要略贵一点。如果仔细看这些瓶子,它们的价签上会有 “+Pfand 0.25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