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何平博士在昆山杜克大学开讲 指出治理“有色烟羽”是治霾关键

分类:行业热点 > 大气防治    发布时间:2018年3月26日 15:22    作者: 来源:IFCE     文章来源:北极星固废网

3月16日上午,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 (IFCE)会长何平博士在昆山杜克大学讲课, 分析2017年中国大气治理政策和雾霾治理措施。会上,谈及大气污染是目前中国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雾霾现象十分普遍。2017年是三年大气治理收官之年,政府从中央到地方都推出严厉措施,采取一系列行动,使雾霾得到减轻。但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能否持续,是否击中雾霾的要害等,仍然值得讨论。


何平博士评点了2017年采取的主要治霾措施, 包括扩大超净排放范围, 治理散乱污,环境督察,关停或错峰生产,煤改气,治理“有色烟羽”等,认为提升排放标准,推广超净排放,治理散乱污,关停特别污染,治理无望的工厂,以及由中央直接派出的环境督察,确保政策落实等,取得积极作用。关停或错峰生产代价太大,钢厂高炉一开一关,损失就是上亿,这种措施只能理解为临时措施,不可持续。“煤改气”明显操之过激,需要放缓。真正直接对准雾霾发力的措施是治理“有色烟羽”, 目前还只在浙江,上海, 天津,唐山等部分地区开展。

何平博士还阐述了为何“有色烟羽”治理是雾霾治理的关键。 所谓“有色烟羽”是目前大部分燃煤电厂, 钢厂, 供热锅炉等经过湿法脱硫后排放出来的白色湿烟气,湿烟气里含有天量的细煤灰、硫酸铵、硝酸铵、硫酸钙、硝酸钙等超细颗粒等,在空气中直接变成PM 2.5。这些湿烟气在静稳空气中,进一步吸附工厂和汽车排放的污染物,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吸湿增长”,产生新的二次颗粒物,导致空气质量急剧恶化,形成重度雾霾。2018年的几次对重霾形成机理的“专家解读”,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公关联合中心的专家们也都认为颗粒物在空中“吸湿增长”,是重霾爆发的三大原因之一 (其余两个原因是污染物排放量和静稳天气) 。


目前大范围应用的湿法脱硫工艺每小时向空中排放 20 万吨水蒸汽, 占人工排放水分的 80%。 因此, 雾霾治理的关键是降低这些烟气中的湿度,对脱硫出来的“有色烟羽”进行 “除湿脱白”,以减少向空中排放的水分, 同时也减少随烟气排出的超细颗粒物。目前已经有一系列“除湿脱白”技术,包括干法, 钠法, 烟气余热回收,喷淋除湿等,正在部分城市燃煤锅炉改造上应用。

最后,何平博士表示, 经过不断的讨论,研究和实践, 对于中国重雾霾形成的原因越来越清晰,雾霾治理的有效方法已逐步显现,他希望所有城市采取积极的行动,治理 “有色烟羽”。“有色烟羽”消失之时,才是重见蓝天之日。

(注: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IFCE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