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4 人社部
12月1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示提出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拟列入职业资格目录清单151项。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58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93项。公示期7天,至2016年12月22日结束。
一、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共计58项。其中准入类34项,水平评价类24项。
其中:涉及环境保护部实施的部门共5项,分别为: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资格、民用核设施操纵人员资格、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注册环保工程师为准入类,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为水平评价类。
二、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共计93项。其中准入类8项,水平评价类85项)

附:国务院推进取消职业资格时间表一览
  2014年8月12日,国务院以国发〔2014〕27号印发《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取消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2015年7月20日,国务院以国发〔2015〕41号印发《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2016年1月20日,国务院以国发〔2016〕5号印发《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取消6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2016年6月8日,国务院以国发〔2016〕35号印发《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取消47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2016年12月8日,国务院以国发〔2016〕68号印发《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再次公布取消114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国家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目录清单
序号  | 职业资格名称  | 实施部门(单位)  | 资格类别  | 
1  | 教师资格  | 教育部  | 准入类  | 
2  | 注册消防工程师  | 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准入类  | 
3  | 法律职业资格  | 司法部  | 准入类  | 
4  | 中国委托公证人资格(香港、澳门)  | 司法部  | 准入类  | 
5  | 注册会计师  | 财政部  | 准入类  | 
6  | 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资格  | 环境保护部  | 准入类  | 
7  | 民用核设施操纵人员资格  | 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  | 准入类  | 
8  |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  | 环境保护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准入类  | 
9  | 注册建筑师  | 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及省级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  | 准入类  | 
10  | 监理工程师  | 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准入类  | 
11  | 房地产估价师  |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准入类  | 
12  | 造价工程师  | 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准入类  | 
13  | 注册城市规划师  | 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 准入类  | 
14  | 建造师  | 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准入类  | 
15  | 注册结构工程师  | 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准入类  | 
注册土木工程师  | 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注册化工工程师  | 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注册电气工程师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  | 
注册环保工程师  | 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注册石油天然气工程师  | 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注册冶金工程师  | 
注册采矿/矿物工程师  | 
注册机械工程师  | 
16  | 注册验船师  | 交通运输部、农业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准入类  | 
17  | 船员资格(含船员、渔业船员)  | 交通运输部、农业部  | 准入类  | 
18  | 执业兽医  | 农业部  | 准入类  | 
乡村兽医  | 
19  | 拍卖师  | 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拍卖行业协会  | 准入类  | 
20  | 演出经纪人员资格  | 文化部  | 准入类  | 
21  | 医师  | 国家卫生计生委  | 准入类  | 
乡村医生  | 
人体器官移植医师  | 
22  | 护士执业资格  | 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准入类  | 
23  |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人员资格  | 国家卫生计生委  | 准入类  | 
24  | 出入境检疫处理人员资格  | 质检总局  | 准入类  | 
25  | 注册设备监理师  | 质检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准入类  | 
26  | 注册计量师  | 质检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准入类  | 
27  | 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  |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 准入类  | 
28  | 新闻记者职业资格  |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 准入类  | 
29  | 注册安全工程师  | 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准入类  | 
30  | 执业药师  |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准入类  | 
31  | 专利代理人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准入类  | 
32  | 导游资格  | 国家旅游局  | 准入类  | 
33  | 注册测绘师  | 国家测绘地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准入类  | 
34  | 空勤人员、地面人员  | 中国民航局  | 准入类  | 
民用航空器外国驾驶员、领航员、飞行机械员、飞行通信员  | 
航空安全员  | 
民用航空电信人员、航行情报人员、气象人员  | 
35  | 工程咨询(投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 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工程咨询协会  | 水平评价类  | 
36  | 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水平评价类  | 
37  |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  |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水平评价类  | 
38  | 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  | 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水平评价类  | 
39  |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 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水平评价类  | 
40  | 资产评估师  | 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资产评估协会  | 水平评价类  | 
41  |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水平评价类  | 
42  | 土地登记代理专业人员职业资格  | 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土地估价师与土地登记代理人协会  | 水平评价类  | 
43  |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 环境保护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水平评价类  | 
44  | 房地产经纪专业人员职业资格  | 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  | 水平评价类  | 
45  | 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 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水平评价类  | 
46  |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 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水平评价类  | 
47  |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员资格  | 水利部  | 水平评价类  | 
48  |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  | 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水平评价类  | 
49  | 审计专业技术资格  | 审计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水平评价类  | 
50  | 税务师  | 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  | 水平评价类  | 
51  | 认证人员职业资格  | 质检总局  | 水平评价类  | 
52  |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水平评价类  | 
53  | 统计专业技术资格  | 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水平评价类  | 
54  | 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  | 银监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银行业协会  | 水平评价类  | 
55  | 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  | 证监会  | 水平评价类  | 
56  | 期货从业人员资格  | 证监会  | 水平评价类  | 
57  | 文物保护工程从业资格  | 国家文物局  | 水平评价类  | 
58  | 翻译专业资格  | 中国外文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水平评价类  | 
400多项职业资格证已取消 三年来7成职业资格不用再考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再次公布取消114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2014年以来,国务院已先后分六批取消了319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至此,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已取消433项,达70%以上。

本次取消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7项,其中准入类3项,水平评价类4项,涉及公路水运工程监理、防雷、管理咨询等领域;技能人员职业资格107项,均为水平评价类,涉及机械设备、食品加工和农业、文化、轻工等多个领域。具体来看,电影电视演员、摄影师、调酒师、公共营养师等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均被取消。

国务院要求,对已取消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跟踪督查,及时组织“回头看”,确保清理到位,防止反弹。要抓紧公布实施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管理制度,清单之外一律不得许可和认定职业资格,清单之内除准入类职业资格外一律不得与就业创业挂钩。要推动职业资格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逐步建立持证人员信用管理体系,严肃查处证书挂靠、寻租等行为。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