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特稿 | 捡破烂不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要有产业链思维

分类:固废观察    发布时间:2020年3月8日 21:10    作者:固废观察公众号    文章来源:固废观察公众号

捡破烂就是捡破烂,而并不是垃圾分类。大家都应该清楚垃圾分类的本质工作是什么?垃圾分类本质工作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而捡破烂顶多是一种谋利行为,对高价值可回收物进行翻捡或者收购进行差价售卖,并不是我们目前垃圾分类四分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何谈是垃圾分类呢?另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们目前缺乏对可回收物回收的投递设施,我们应该重视可回收物收集设施的建设,让居民真正的有地方去投递。这一点上北京市人大在 2019 年 11 月 27 日正式发布《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该条例中明确提出每个居民小区至少设一组可回收物投放点。相信这一点会被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起来。

其次,我们垃圾分类的核心是什么?在四分环节中,分类收集、分类运输以及分类处置都是专业化的问题,交给专业的公司就能够解决。分类投放是最难的一个环节,它是一个社会化的问题,由方方面面的因素制约着,所以我们垃圾分类的核心就是培养居民正确垃圾分类的意识,为了这个核心目标我们政府加大宣传科普知识、建造方便快捷的垃圾投递箱、建立居民垃圾分类诚信体系等等措施,都是为了培养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而我们捡破烂在这之中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完完全全还是按照其本职工作去翻捡售卖,没有为居民的意识做出任何的贡献。

另外,给大家看看徐海云老师一篇《对比中日垃圾管理,再谈什么是垃圾分类》中讲过的一段话:当前,全国都在轰轰烈烈地讨论或开展垃圾分类,那么什么是垃圾分类?通俗点说:垃圾分类就是将某些生活垃圾单独收集;具体点说: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一项为了清洁卫生、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全民参与的经济活动。从中也可以看出,我们垃圾分类的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居民对垃圾分类正确分类的意识从而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今年 2 月 14 日垃圾分类出台的一件重要事项,四川省住建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生活垃圾管理的通知》,根据通知,疫情期间严禁保洁、拾荒人员翻捡生活垃圾,全民禁止翻捡生活垃圾等拾荒行为。这也是第一个省级主管部分对捡破烂这一行为的制止,其弊端颇多。说明垃圾分类主管单位已慢慢意识到捡破烂并不是垃圾分类反而会影响生活环境的卫生。

垃圾分类管理是一个与每一个居民息息相关的社会系统工程,随着分类要求的提高,对居民的要求也会相应增加。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我们国家会加大力度投入有关城市环境的基础民生工程,在垃圾分类中对社区可回收物收集点位建设也迫在眉睫。改变目前我们可回收物仅仅交由收破烂来解决的现状,通过建设更加美观实用的可回收物收集设施,形成高辨识性、无人化投递环境。从而使老百姓拥有最舒适的垃圾分类体验,进而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来源 | 经济参考报

作者 | 浙江财经大学 杨雪锋

延伸阅读

人民日报:垃圾分类要有产业链思维

随着各大城市接连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中国已经逐步迈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

垃圾分类新政策,不仅意味着新的生活方式,也意味着新的市场。数据显示,今年8月注册成立的垃圾分类企业就达到1004家,上百个垃圾分类应用一夜之间上线。

但有人欢喜有人忧。一边是新企业大量涌入这片财富新“蓝海”,而另一边,该领域的先行者“小黄狗”公司却传出了财务危机。那么,该如何看待垃圾分类行业的发展前景?

首先要有产业链思维。纵观生活垃圾的“一生”,至少包含以下几个环节:分类、投放、运输、处理、再生(包括回收、焚烧、填埋)。每个环节都是一个大市场,需要企业找准用户痛点、找到市场切入点。

在分类环节,各大城市出台相关条例,就是把分类环节固定在了居民家里。这首先将带来垃圾桶的需求上涨。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将产生大量对垃圾分类知识的需求,这就给“垃圾识别”等辅助类小程序的开发带来了市场。

在投放环节,虽然长期存在着“拾荒者+废品收购站”的回收体系,但由于覆盖不全面、沟通成本高,大部分城市居民更多时候还是直接面对小区垃圾桶,形成“居民—垃圾桶—拾荒者—废品站”的链条。但在这一链条中产生的收益并未反馈到居民手中,许多企业正是看准这一点,找到了自己的切入点。比如推出街头自动回收机,居民投入可回收品后可以即时返现,“小黄狗”就是代表。又或者提出免费上门回收服务,“爱回收”就是典型。这一环节也是目前企业涌入最多的。

然而,这种模式本质上未改变原有的回收形态,只是替代了废品收购站、拾荒者的环节。同时这些企业大多只涉及可回收垃圾,但这部分垃圾在垃圾总量中占比可能不到10%,剩下约90%无回收价值的生活垃圾,其清扫、收集、转运更值得关注。

尤其是运输环节。早有不少网友反映,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分好类的垃圾,却被垃圾运输车“一锅烩”,是对自己垃圾分类信念最大的打击。因此,做好垃圾分类运输,不仅事关垃圾回收的效率,也事关人们对政策的信心。

在处理环节,则是设备生产商与数字化改造的机遇。比如阿里正在与相关设备企业合作,开发人工智能垃圾焚烧炉,减少人工干预的次数,提高垃圾处理设备的效率。微软也在尝试通过添加传感器装置,对现有垃圾桶进行低成本改造,同时实现垃圾数据采集,通过云端建立个人信用及奖励机制。

其次,垃圾再生环节应该是行业大力发展的重点。在产业链条中,下游企业是上游企业的客户,利润也从产业下游向上游传导。比如,用“湿垃圾”焚烧发电,就把一部分电力收益转移到了垃圾分类产业;用餐厨垃圾喂养用作饲料的虫子,就能把养殖行业的利益链接入垃圾分类产业。

未来,这样的垃圾“再资源化”的路径和企业应该越来越多。只有下游企业发展壮大,上游企业才能“有利可图”,才能让垃圾分类产业良性运转起来,摆脱“投资人钱花完就关门”或靠政府“输血续命”的困境。

来源 | 人民日报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